近日,四川省發展改革委批復同意,以華西集團下屬四川省建科院為依托單位,組建工業副產物綠色建材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(簡稱:研究中心),牽頭研究工業廢料“變廢為寶”成為綠色建材。據悉,這是四川首家官方認定的研究中心,也是四川重點產業“建圈強鏈”行動中“綠色建材產業鏈”上的補齊要素。
一吞一吐 廢料變寶
所謂工業副產物,是指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煤灰、礦粉、尾礦渣等廢棄物,處置不當,極易對生態環境造成二次污染。在四川省建科院工業副產物綠色建材生產基地里,這些廢料在智能生產線上完成一吞一吐,就能妥妥地變成綠色低碳的輔助膠凝材料。這類輔助凝膠材料,可在各類建材產品中替代30%至50%的水泥用量,并提升建材全壽命使用周期。經測算,此類輔助凝膠的單位碳排放量≤0.0624kg,不足P·O42.5等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的10%。

▲工業副產物制備低碳輔助膠凝材料產線
而從經濟賬來看,研究中心預計能為全省消納工業副產物300萬噸以上,極大降低工礦企業的廢料處置成本。同時,相較傳統建材,可降低5%-50%材料成本。

▲工業副產物綠色建材生產設備
全省首家 為什么是華西?
華西集團科研團隊——四川省建科院早在2000年初,就在建筑行業內先行研究綠色建筑相關技術,被認定為國家級“建筑能效測評機構”,打造“建筑門窗節能性能標識實驗室”,建設“四川省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”。在綠色新型建筑材料研發領域,一組數據更見華西善建者的科研實力。

▲相關領域知識產權
知識產權類:完成相關國家及地方標準建設項目23項,獲得授權專利55項。

▲相關領域成果獎項
成果轉化類:材料產品累計銷售達30萬噸,實現了超20萬噸工業冶煉渣在建材領域的資源化應用,開發的設備在技術服務應用中累計創造產值超3億元。
技術服務類:每年提供檢測技術服務報告30萬份以上。
高端人才類:后臺科研人才支撐包括正高級工程師、教授12人,博士9人,碩士及以上學歷58人。
根據組建方案,中心計劃用3個年度時間完成建設工作,建成國內一流的工業副產物綠色建材分析測試、產品開發、中試熟化、標準建設綜合平臺。